陈晓燕很温和的笑眯眯的问:“最近这些日子是不是什么地方都没有去?中秋节要在什么地方过?娘娘是怎么说的?”
初晴笑道:“我原本以为会到宫里去过,不过昨天娘娘说了,不必去了,那个老六会过来送节,姐姐可知一般这边送节送的是什么东西?”
陈晓燕稍稍有点儿不自然,但是很快就原模原样了,声音十分温和,端庄可亲:“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些,因为我没有定过婚,大姐订婚的时候我不在,不清楚他们是怎么送节的。在我想来大概就是月饼猪后腿,这是民间的送法,也不知道皇子送的是什么,想来也就是珠宝首饰吧,总不会也送几盒月饼过来,再提上一串猪肉,那样才搞笑呢。”
初晴想像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她边笑边去拈起银霜刚刚进来奉上的红茶,浅酌一口,笑着对表姐说:“就是拿条猪腿来也是好的。我们那边也是这样,小伙子自己背个篮子,放上一颗白菜,一把青蒜苗,九个大月饼,一斤核桃,一斤板栗,一个十全十美梨子……还别说这么数起来挺多的,一个人背起来很吃力呢。”
陈晓燕笑言:“就怕你在这里白等了,他肯定不会自己来的,那样身份的人,怎么肯像平民百姓一样来送节?”
初晴嬉笑:“表姐好像什么都知道!我就是顺其自然,就是垂拱而等。”
初晴知道不管他们在这里说了什么,最终这些话很有可能传到那个六皇子的耳朵里去,所以也不肯说他的坏话,不要叫别人抓住话尾巴把自己给捏死了。
陈晓燕看到初晴的针线萝里有一双男式的便鞋,好像刚刚才脱出来,面料是青染麻布,略显粗糙,却做工板正,鞋型与京城有别,上面细密纳上瑞草纹,图案颇似云起草,不过不管纳的什么草,总是为了让鞋更加牢实。
她强忍下心中的一丝怪异,仿佛是若无其事的问:“这双鞋就是给他做的吧?等着来送节的时候回礼?”
初晴点头:“是,这是我们那里常做的,叫做平步青云,都喜欢穿,又牢实细密,这鞋料子看起来不好瞧,但是一年半载穿不烂呢?就图个省事儿。”
陈晓燕不由在心里嘲笑,真不愧是乡下来的,就这么难看的鞋面子,自己倒为自己找理由了,人家一个堂堂皇子,还担心把一双鞋穿坏了,偏要和着麻丝放进去,怎不把牛肋放进去?那样才是真的牢实穿不烂呢?
初晴从她那一瞬间骄傲的小表情里,看出了这个表姐在嘲笑自己。
有什么关系呢?这鞋那个人肯定是不会穿的,多半是放在那里落灰,当然如果是个好性子的话。
若是脾气不好一点儿的,直接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自己这么巴心巴肝的做出来,到也费了不少的力气,就是走个过场,也不能太简慢了,她向来做事就要拿出十分的认真,就算没有十分的成果,也最少要有八分。
谈话如果不被对方接受,说来说去就会越说越不好意思,陈晓燕现在就是这般的苦恼了。
她忍不住问初晴:“你前些日子去大相国寺的时候,一定已经见过杨晚牧小姐了吧?”
初晴像是在想自己见过没有,想了一会儿说:“没有啊?我就是去看花墙一会儿,然后那天晚上,放焰口的时候去过大殿,其他所有的时间我都没有出去。”
陈晓燕诧异:“你怎么这么坐的住呢?你没有去放生池,没有去后山吗?”
初晴不解:“我去放生池干什么?哪一个寺庙的放生池不都是一样的吗?一道漂亮的桥,周围是石雕的栏杆,池子里许多的各色睡莲,各种颜色的鱼游来游去,几只小乌龟爬到石头上晒太阳。我去见过的寺庙没有什么不同,至于后山,多是是非之地,不去也罢。”
陈晓燕惊奇地看着初晴:“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家人告诉你的,或者是你去的寺庙很多。”
初晴很是不以为然:“去过三次,不过想来整个华国的寺庙不都是一样的吗?就像所有的州府衙门,其实变化不大,每到了一座大城,最好分别的就是衙门和寺院了。”
陈晓燕笑道:“很有道理!你说的全部都对,不过有很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前几天杨晚牧住的是昙华苑吗?”
她也揭盖吃了口茶,细细在舌尖回味了一番才道:“我本来想去看昙花的,想要来约你,没想到刚刚决定下来,那杨晚牧就自己把自己给挂起来。
还真是不巧的很,我听说这两天昙花都已经开过了,实在是好可惜,里面有150多盆昙花,晚上开起来极是灿烂的。她倒好,早早的去霸住了好园子,偏偏怠慢了那些昙花,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初晴看她和颜悦色的,像是小姑娘在发小脾气,说着别人不懂事浪费了天时地利,一副好可惜的样子,实际是在骂自己不知道让贤,偏要霸住这逍遥王未婚妻的位置,不知进退。
初晴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是这样的吗?我还以为昙华苑也就起了那么个名字,不过昙花我是早就见过了,我们家有60多盆,年年开花,晚上开了我们就全家人坐在花下喝酒,不醉不归,一直等到花谢,摘下来拌上蜜糖,在蒸笼里蒸一下,又甜又香滑,是一道好菜呢,可清心明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