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毅啊,晋阳县城如何”
“挺好,就是忘记带钱了”王刚尴尬的挠挠头。
听到这里,三个人都笑了。王允指着王刚说道。
“你呀你,你这个甩手掌柜习惯了”
“子师,接着说朝中局势吧”张谦不满的看着王刚,示意王刚坐下好好听着。
“黄巾之乱虽然平息,但各州郡流民甚多,抢匪横行,百姓困苦,战乱频发。”
“西凉羌族又聚众作乱,朝廷准备发兵镇压,国库早已空虚,十常侍建议陛下出售爵位以备军需。”
“大臣们上书反对,可陛下还是准备出售十九等爵位,除列候之外一律都明码标价,只是没有食邑。”
王刚听到这里也不稀奇,过几个月官位都可以买到。
“不知买个关内侯多少钱”王刚问了一下。
“两千万钱”王允说道,说完看了一眼王刚又说道。
“子毅也想捐一个关内侯”
“不想,就想问问,问问”这关内侯屁用没有,还要两千万钱。
“估计开春朝廷就会对西凉用兵,应该是皇甫将军领兵”王允接着说道。
“那现在西凉局势如何了”贾诩问道。毕竟他是西凉人,还是比较关注西凉的。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率领数万羌族人,短短几月就攻破金城郡治允吾,金城太守陈懿被杀。随后凉州从事韩遂,加入叛军。”
“陇西郡太守李相如投降韩遂,韩遂已经占据陇西郡,凉州郡丞耿鄙集结六郡军队进攻陇西郡,奈何用人不善。士卒哗变,军司马马腾率众投靠韩遂。韩遂手下士卒已经超过五万,成为西凉的一大势力。”
”如今汉阳太守傅燮固守待援“王允说完常常的叹口气。
贾诩也一脸的悲伤,毕竟傅燮他也知道。此人善待百姓,远近敬重,恐怕难以善终。
这段历史王刚也知道一点,貌似打了好多年也没个所以然。最后就是董卓退出凉州,占领关中,勉强守住长安。
“那董卓呢,董卓不是凉州刺史吗”王刚问道。
“董卓带领两千兵马去凉州上任,走到京兆尹都停下了,现在还在长安观望呢”王允说道。
王刚听了吓一跳,貌似董卓现在还不如自己呢。
其实王刚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次西凉之战,董卓才有机会掌握几万大军的。
“那现在朝中局势如何了”张谦问道。
“现在朝中储位之争越发激烈了,大将军和一些世家大族主张立太子辩为太子,十常侍和陛下想立皇子协为储君”王允说道。
“这个漩涡不是我们这些人物可以参与的,子师还是要明哲保身”张谦提醒了一句。
“愚弟谨记”王允答应了一声。
“那子师说一下兖州现在情况如何了”张谦又问了一句。
“兖州陈留、东郡二郡被十常侍把持。泰山郡的黄巾尚未平息、济北郡靠近徐州,被徐州大族窥视。山阳、济阴,淮阳都是郡国,不被兖州节制”王允说到这里叹口气,继续说道。
“现在愚弟真正掌控的只有昌邑县城”
“兖州世家大族林立,郡国交错,非晋升之地,王刺史还是及早脱身,以防小人暗算”贾诩说道。
“我既是兖州刺史,理应检查百官,岂能惜身而负圣意。”说完看了贾诩一眼,语气有些不善。
“子师,文和也是一片好意,兖州并非……”张谦还未说完,就被王允打断。
“兄长不必再说,我意已决,我必励精图治,还兖州一个朗朗乾坤”说着起身告辞离开。
看着远去的王允,张谦沉默的半响才说。
“内弟性格刚强,又初掌大权,难免有些年轻气盛。以后免不得吃亏”
“是学生出言不慎,惹的王刺史生气,还望先生美言几句”贾诩说着拱拱手。
“无妨,无妨”张谦摇摇手又接着说。
“我们还是研究一下并州的局势,看看明年出兵该如何”
“王太守准备如何出兵,出兵多少”贾诩看着王刚问道。
“精锐尽出,平定整个云中郡”王刚大义凌然的说到。
“恐怕不妥,精锐尽出,恐怕为他人作嫁衣裳”贾诩泼了一盆冷水。
“何出此言,还请文和细细说来”张谦也是一愣。
“献丑了”说了一下,向张谦一揖继续说道。
“云中郡有数千休屠骑兵,暂且不论能不能拿下平定云中全郡。就算真能拿下,恐怕到时候王郡守没有好处,甚至还有灭顶之灾。”
“休屠和匈奴虽有嫌隙,但本身同根生,肯定不会坐视雁门郡平定云中郡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会不知道,到时候只怕雁门士卒将独自面对匈奴和休屠的联盟攻击,届时不知王太守还有几分胜算。”
王刚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惊,强装镇定的说到。
“匈奴和休屠联盟确实有些麻烦,但是丁刺史也不会坐视不理”王刚说道。
“且不说晋阳有没有士卒可供调遣,但晋阳的局势,丁刺史都不可能出兵。”
“为何,王刚又有些不死心的问道,难道收复云中丁刺史不愿意”王刚不解的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