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
刘青有些犹豫:“能够在秦公子麾下行事,属下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属下乃是负责寻常百姓......”
“你就说你愿意与否!”
秦扶苏看着刘青淡然说道:“你这徒弟有一点想的没错,你太谨小慎微了些,官途虽稳却也很难有个好的上升空间,到我这边,就是有秦国公府给你撑腰,就算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不想在府衙行事,也可以到秦国公府上谋个差事!”
如果说秦扶苏的上一句话让刘青感到震惊,那这一句话就是让他的震惊达到顶点了!
就连对秦扶苏有些意见的姜成也不禁加重了呼吸。
这句话有多大的份量?
三座大山那么大的份量!
第一句话,很难有个好的上升空间!
这句话什么意思?
潜藏的台词是跟着我你就会有个很好的上升空间!
姜成心中有正义感,对于刘青的“谨小慎微”有些许看不惯,但是任谁也很难说姜成的这种正义感不是一种特殊的“为官之道”!
第二句话,有秦国公府给你撑腰。
若是在玄商王朝其他八州,这句话的份量可能要打上几折,但是在靖州之内,这句话的份量对于他们这种小捕快而言,已经大到了天上!
在靖州之内有秦国公府撑腰,这基本意味着只要不违反王朝重大律法,不想着造反,那就可以平步青云!
这已经不是谁敢不敢惹我的问题了,而是我想不想惹谁的问题了!
第三句话,就算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不想在府衙行事,也可以到秦国公府上谋个差事!
这句话相比于第二句话,分量小了很多,但也只是听上去感觉小了许多,实际上并不小。
这意味着他只要想,便可以进入到秦国公府行事。
虽无官职,却有实权,仅从今日那门房小六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他们两个寻常百姓见了要让开道路的官府捕快,见到那国公家的小门房,不也一样要点头哈腰的送上银子?
刘青不再犹豫,一个天大的机缘摆在他的面前,稍有犹豫,这个机缘就可能如江中鲫、泥下鳅,转瞬即逝,再也找寻不见!
扑通一声,刘青跪在地上:“属下多谢秦公子再造之恩!”
说完,刘青拉了拉一旁的姜成:“姜成,还不赶快跪下谢恩!”
“我......我谢恩?”
姜成一脸懵,心想又没让我去秦国公府,我谢什么恩,而且我刚刚对秦公子鼻子不鼻子,眼睛不眼睛的,这个时候再觍着脸跪下?
秦扶苏嘴角含笑的看着姜成,对刘青说道:“他呀,让他自己想明白吧,想明白的话可以跟着你一起调过来,想不明白,就算了!”
虽然被姜成噎了几句,但秦扶苏的内心里其实并不反感姜成。二人无论从地位还是官职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国公家的公子若是连这点度量都没有,岂不是太杀风度?
秦扶苏甚至有点佩服这个年轻捕快,最起码他还能顺着自己的内心,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姜成这才反应过来刘青为什么让自己谢恩,但是碍于刚刚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是没有拉下脸给秦扶苏跪下,只是垂首行礼:“秦公子,还是继续查案子吧!”
“榆木脑袋!”秦扶苏轻声打趣了一句,然后问道:“刚刚你师傅分析的情况你怎么看!?”
“我......我......”
姜成欲言又止,并非不想说,而是不知道从哪里说。
刚刚刘青那一番分析,没有一件事是他也想到的,联想到自己的行为,姜成不禁生出了几分自责。
他一直以为从昨天到现在刘青拦着自己,只是谨小慎微,不想惹上事儿,没想到自己的师傅其实内心里早已经对于案发现场勘察的差不多,做出了合理的分析。
之所以要等到秦扶苏来,只不过是因为此事不归自己管辖而已。
在此之前他还不理解,但是现在他全想明白了。
这事儿姜成现在才知道,但是秦扶苏其实早就知道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动了把刘青纳入麾下的心思。
心思机敏、善于勘察、做事有度,遇到这种人不纳入麾下,还等什么?
看着姜成欲言又止的样子,秦扶苏也不再继续追问,转而问道:“刚上任第一次遇到命案,不知头绪是正常的,跟着老刘多学学就好了,你就说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吧?”
姜成手心攥紧,不是愤怒,而是羞愧。思考片刻后说道:“看看这茶馆内有没有其他线索痕迹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凶手!”
秦扶苏点了点头:“还算机敏,那你觉得线索在哪里?”
姜成环顾四周,什么也没发现,最终目光收回之时,突然一亮,指着茶桌上说道:“茶,茶壶,茶杯!”
秦扶苏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恩,没错,说说看,从茶、茶壶、茶杯能够得到什么线索?”
“这......”
姜成有些迟疑,点出线索在茶桌上是因为除了茶桌,整个茶馆的其他地方并没有任何异常,但如果继续让他说出些什么推测,他却是说不出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