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平很想当场就下旨罢了夏伯严,就在今天,就是现在!
但他犹豫了。
昨天深夜,他得到了一份报纸——预计在今天白天就会发售的最新一期《盛京正报》。是陈子延派人送进宫的,显然,对隐卫而言,得到这份东西并不是什么难事。
《团结一心,勿使亲者痛,仇者快!》
这是此期正报头版长文的标题。
文章先是简要介绍了岱州发生的惨剧,叙述中一再强调番贼狡诈,背信弃义,突施冷箭。而后却说佛朗机人其实是畏惧大成天威,故而偷袭得手后不敢恋战,匆忙撤离。由此又联系到数月之前的三才湾海战,正面战场上,大成是可以战胜佛朗机的。然而笔者并没有把这场胜利归功于奋力杀敌的水师或者实施火计的沈家敢勇队,只含含糊糊地说是大成国力强盛所至。
文章指出大成建国不久,灾害不断,外有强敌,之所以能积攒出战胜佛朗机的力量,正是因为上下一心的缘故。英明的君主,贤能的大臣,勤奋的民众,缺一而不可。只要维持住国家平稳,便可以决胜于庙堂之上,甚至不战而胜。眼下佛朗机人贼心不死,挑起战事。朝野上下正该团结一心,共御外敌,而不是互相指责,借机排除异己。因为那样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无异于襄助佛朗机贼寇……
这样一篇文章,无疑是夏伯严给他自己画的保命符。而这张符,偏偏就贴在了宋世平最在意的命门之上。
什么英明的君主?什么勤奋的民众?这篇文章真正想强调的只有贤能之臣的功劳。谁是贤能之臣?夏伯严只差明说大成国力强盛全拜他所赐!而如今国难当头,动他便是亲者痛仇者快,昏庸不明!
其实宋世平也知道,未必会有太多人听信文中的观点。就算现在直接罢相,难道还会有多少人骂出昏君二字吗?……会有吗?
不!一个都不能有!
宋世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长期的皇位斗争中已经种下了心结,对旁人的认同异常地敏感,执着。这俨然成为他性格中的一大弱点了。
而正因为如此,宋世平打算再等一等,等一个万全的,天下人都能理解他的时机。
不会太久的……
宋世平回转思绪,冷笑着观看夏伯严最后的表演。
离太后寿辰还有三天。最着急的不会是自己,而是另有其人呢!
此时,京华报社里,沈其音也正在拜读今日份的《盛京正报》。
《京华周报》是一周一刊,《盛京正报》是一周两刊。中间经历过一次发刊日的调整变动,从上上期开始,京城内前两大报纸的发行日期便重合在了一起。而《盛京正报》筹备周期短,经常处于赶工状态中,所以同日发售的这一天,一般都是京华先出,盛京在后。
结果今天却是反常,《盛京正报》起了个大早,天还蒙蒙亮就已经开始售卖了,尤其是在官员居住的区域和上朝的必经之路上,报童叫卖的特别卖力。
而看了正报头版的内容,沈其音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老夏这是要打舆论战啊!
沈其音还真就不怕这个,而且早就做好了准备。
“别挣扎啦老夏,你就安心地去吧。”
沈其音把手中的正报丢到一边,往窗外看去,自家的报童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她精心准备的最后一期《京华周报》也要和京城百姓见面了。不知道这会不会变成两家报纸的最后一次交锋呢?
相比沈其音的胸有成竹,夏韶文现在却无比地紧张。
从得知岱州出事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夏家到了危急的关头。本以为牺牲掉一个董宇恒,夏家身上就再没有什么污点把柄,就算二张之流召集了一群乌合之众也难以轻易撼动当朝宰相。可谁能想到佛朗机人竟能杀到岱州来?
自家父亲可是一直主张佛朗机人不会构成威胁,只要不主动招惹就能相安无事。不止如此,水师请求改良战船,驳回了;将领提议增强沿海地区的城防守备,驳回了;陛下主张警告和宁的摄政王李成德,也给顶回去了。可以说每一条都是错的呀!
有功,无过,声望高。这是父亲可以稳居相位的三条保障,可眼下好象一条都不剩了,这让夏韶文十分惊慌。哪怕父亲拿出了最后的对策,他也依然心神不宁。
“慌什么?就当今天子那个性子,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命都重,做起事来根本束手束脚,难得快意!为父如何知道?因为他和我年轻时一模一样!为父算错了那佛朗机贼子,难道还能算错年轻时的自己会如何行事?安下心来,照为父说的把文章写好就行了!”
父亲的声音犹在耳畔,《盛京正报》也连夜加急印刷,赶在早朝之前开售了,只是不知道那些上朝的官员们来不来得及看上一眼。
即便报纸已经在街上叫卖了,夏韶文还是心神不宁。于是他又来到街上,左转右转,想听听市井之中的风向到底如何。
接连转了几处地方,从俗到雅,从穷到富,夏韶文伸长了耳朵去听,发现的确有不少人还在念夏家的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