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音说的茶楼就是东云小馆斜对面的那个茶楼,现在已经是东云茶楼了。
那家茶楼的面积挺大,快赶上常宁的东云楼了,不过只有两层。碰巧原来的东家要落叶归根,挂牌出售,沈其音就给买了下来。
如果说东云小馆是沈家在京城的前哨,那么这东云茶楼,沈其音想把它打造成一座桥头堡,能在她离京之后继续扎根京城,随时收集信息和情报,或许还可以为日后推广科学撒下一些种子。这样的事情在余馥斋做不了,有隐卫坐镇的报社就更不行了,一座热闹红火的茶楼则刚好合适。
如今东云茶楼已经重新装潢完毕,而开业却要等到太后寿辰之后。在夏伯严走下相位之前,沈其音还不想分心他事。
不过搂草打兔子一举两得的事情,沈其音倒不怕多费点心思。比如计划当中王鹤的生辰大宴,放在未开张的东云茶楼里就挺好。
说来也巧,王鹤的生辰之日刚好比太后早上七天,整差一个礼拜。如今天家正提倡节俭,以至于太后的六十寿辰都不敢放开了大操大办,只在气氛上重视,开销上却卡得比较死。相比之下,王鹤身为臣子,寿数也不是整数,这生辰宴也该低调一些才好。
不过眼下王鹤的生辰宴已经变成了一项政治任务,说白了就是拉人入伙,搞得太寒酸了也不是个事啊!
王鹤是个纯粹的文人,官员,虽然足够聪慧,官场上的把戏可以一套接一套的玩,但宴会该怎么张罗就涉及到他知识的盲区了。幸好,还有沈其音。
王鹤一共送出了三十二份请柬,加上特邀的张启真还有主办方,应该是一个最多四十人的宴会规模。当然,最后能来多少人还不得而知,只是按照最乐观的情况准备罢了。
至于宴会的形式,沈其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常宁火爆已久,京城中却未闻未见的“自在餐”!倒不是沈其音想借这机会搞推广,而是自在餐的形式实在是太适合这次宴会了。
前来参加此次生辰宴的官员,不会有哪位是真心想给王鹤过生日。这生辰宴分明就是个倒夏同盟的加盟宴!当然,也不是说前来出席的宾客就一定会明确站队,更多的应该是来看看风头。而沈其音请来了张启真这位大腕,应该能给客人们带来很大触动。在这之后要想让各位大人心思活络起来,就要给他们创造方便交流的环境。
寻常宴会,不管是合围一桌还是分案分餐,座位固定着你只能和左右相邻的人说几句悄悄话。可自在餐就不一样了,不管座位怎么安排,宾客都可以随时起来到餐台前拿取食物,趁这个机会有心交流的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几句,十分灵活便捷。要知道官员们聊的可不是家长里短,这种级别的交流,往往是几句话就足以改变一切。取餐的那点功夫,足够了!
心中有数,再加上闻五娘等人的帮忙,东云茶楼的宴会筹备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倒是劝说沈其羽一同出席颇费了一番功夫。
“为何非要我去?到时候那么多的生人,或许还有许多爷爷的旧识,免不了要招呼寒暄。怎么,我还得接着装心病未愈?累死了累死了!”
“这回倒不用装的那么夸张,内向一点再加些结巴就好了。唉,阿羽你毕竟还是这沈家名义上的家主,你不去的话让我一个姑娘家代表沈家,人家也不认啊!”
“切,陛下和皇后娘娘认了,虞国公越国公认了,张启真和王鹤也认了,甚至你的对头夏伯严都认了,怎么轮到他们头上就不认了?”
“世间风气如此,偏见和第一印象都不是那么好打破的。你说的这几位跟我打过多久的交道了?今天的客人却大多是初见。得让他们把心思留在正经地方,莫因沈家分了心而延误大事。”沈其音一本正经地说道。
可沈其羽还是不为所动。
“分心怕什么?那些当官的个个都是七窍玲珑心,哪会因为一点无足轻重的小事就乱了心境?”沈其羽再也不是那个老实听话的乖孩子了,他看着沈其音的眼睛说道,“姐,真想让我去的话就说个实实在在的理由,别拿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糊弄我。”
“哈……其实吧……就是……就是看你老闷在屋子里头,怕你又憋出心病来!”
此时,沈其音也只能实话实说了。
虽然后世的宅男宅女很多,沈其音自己在寒暑假的时候也喜欢宅着,但有手机有电脑既能和人交流也能随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并没有老一辈人想象中的那么孤独孤立。
可沈其羽在这个时代宅着他真就跟自闭差不多啊!和沈其羽交流最多的就属来教他番语的沈达海了,可那也不过每天一个时辰。沈达海还要帮着肖万山管理神机营,并且给准备接手的官员做培训,也没那么多闲暇。所以一天之中绝大部分时间里,沈其羽都是一个人缩在房间里,能不让人担心吗?
沈其羽听到沈其音吐露真正的理由,露出了果不其然的神色,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