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人对于京都的印象可能就是一个繁华的大县城。王大锤这个山野人看到京都那巍峨的城墙时,目光随着距离而逐渐呆滞。
王大锤的印象中就是一二三四里,乡村四五家的感觉,当稠密的人口如同河水一般涌入京都,又从京都的大门口涌出时,大锤开始不知所措了。
哲先生没空管他,现在交接卷宗,以及和各路官员问好,还要去拜见当朝宰相,忙得不可开交。
卷宗到京都肯定有专用通道,大锤也体会了一把特别待遇。不得不说,这还是十分让人舒畅的,尤其是看到乌泱泱的人在门口等着,而自己却可以悠然自得。
比起看无数人们羡慕的眼神,大锤更喜欢的是进入城墙之后的繁荣。
人山人海,却显得略为宽阔,笔直的道路一眼就能望到底,而映入眼帘的底部是宏伟的皇城。大锤见过巨大的庙宇,以为这世界也就如此了,没想到,还可以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色。
迎接的队伍来了,一个人急匆匆过来,并没有和为首的官员打招呼,而是走到哲先生面前,“哲先生,可算把您盼来了,国师大人早就在玉虚观等您呢。”
“国师大人?”哲先生先是暗自琢磨了一番,然后对着队伍笑了笑,“诸位,我已经护送到京都了,我曾让国师大人帮在下找一味药材,可能已有眉目,就先行一步了。大锤跟着我。”
说完,二人就跟着队伍坐上轿子去往玉虚观。
轿子行走速度很快,大锤也不敢放肆,就是在轿子里正襟危坐,哲先生也不问国师找他干嘛,等到一行人越走越快,轿子外的喧嚣慢慢减弱,等到大锤下了轿子的时候,已经到了一处景色优美的亭台处。
亭台处的老人望向哲先生,而哲先生也看着他。
最惊讶的是大锤,他认识眼前的老人,不就是他将若男托付给自己的么?老人看见了大锤,对他微笑了一下,并没有再理会。
哲先生上了亭台,国师一挥手,薄薄的透明罩子就包裹二人,而二人所说的声音根本传不出来,大锤还想盯着看的时候,旁边的士兵过来拍了拍他,“兄弟,把头低下,国师大人不让看。”
“为什么?”
“怕有人精通口技,通过口型还可以窥得一二。”士兵很好说话,给大锤解释了一下,不过士兵也是看在大锤也是当兵的份上多多担待了。
......
哲先生,看着国师手里的两颗妖神玉,惊讶极了,“你是说,若是妖神玉吸收的魂魄和生命力饱和时,会衍生出两个?”
国师点点头,“我虽然不知道多少人可以让其饱和,但我知道,皇帝陛下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吃了将近三十个人。”
“那边的道士没有说法么?”
“他们觉得此事百利而无一害,更让我惊讶的是,皇帝的身体确实逐渐变好,思虑清明,断事果敢,我根本看不到坏处。”
“国师您也看不出来?”哲先生眉头紧锁,“难不成这真是一件好事?”
二人开始沉默。
哲先生忽然道:“皇帝最近所判决的奏章可以看么?”
“我们不能插手人间,恐怕师出无由。”
“你们道士倒是洁身自好,真不知道兹林到时候倒台的时候,可有神仙来救你们。”哲先生哼了几句,“宫里的那些道士倒是勤快,几日不见勾搭上皇子,还借一步和皇帝说上了话,弄得满朝的文武百官像是废物一样。”
“先生心直口快我可以理解,但还需要先生慎言。”
“那国师有什么法子?我反正是没什么想法,损失几个人救了当朝皇帝,稳赚不赔啊。”
“哲先生走南闯北,也知道,兹林能在这世间立国,靠的可是割据了妖族的地盘,加上大秀王朝、剑门的支持,几百年下来,改朝换代虽说也有,但本质还是人为主体,这次出事主要和一样东西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妖神玉。”国师娓娓道来,“妖对不属于自身的地盘很不敏感,如今巨猿朱厌就靠近我们不过几千里,它对兹林依旧不闻不顾,可为什么偏偏这妖神殿就要插手兹林?”
哲先生拿起桌子上的点心,尝了一口,心满意足,然后觉得在这种场合应该讨论世间大事,而不是吃东西,于是道:“您让我查的妖神殿,我一直在追查,现在能知道的不过一个手的数,有什么用?最活跃的也就是雪妖那疯婆子,也被您和四大武者镇压。然后就是荒野里的巨狼青行,这头狼冷漠得很,不见得会掺和这些事;有一条大蟒蛇,不知道叫什么,动过手,打不过就跑了;有个麻雀精,是个通风报信的狗腿子,逮不住,滑溜得很,说自己是什么青鸾?你说这搞笑不搞笑;最后是一只异兽,全身浴火,远远看了一眼,根本不敢靠近,说不定国师大人您敢去挑逗一下。”
“幸苦了,不过我去年还见了雪妖的分身。”国师也不再拘谨,慢慢放松了下来,“顺手给她点教训,你身旁的那小子,似乎就和雪妖的分身有点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