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完,寒假也结束了,辛辛学子们背起书包回到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寒窗苦读。
太镇中学在更换了食堂承包人后,学生们又开始吃没淘过米的蒸饭了,这引起了所有学生的不满,随后爆发了一场绝食行动。
学生们都围在食堂,不吃饭也不去上课,以此抗议,最后校长出面,保证以后米饭都会淘洗干净再蒸煮,学生们才陆续散去。
事后为首的一批学生,以煽动他人为由受到了学校的严厉处罚,有学生为此转校。
好日子不长,白米饭又变成了黑米饭。
学生们再难组织起来抗议,只能忍气吞声的刮掉上面一层又脏又黑的米饭,只吃下面较干净些的,而这些刮掉的米饭则被全部扫去喂了食堂旁边猪栏里的几十头大白猪。
尹振刚在开学的时候来到了学校。
他现在是县里的风云人物,也是太镇中学的传奇人物,学校的老师们不管以前有没有骂过他,或是打过他的,都对他笑脸相迎。
尹振刚也是逢人敬烟,礼数周到,似乎早忘了以前发生过的某些事情。
尹振刚单独见了段晓燕,给她带了很多的吃食。
这让一些有心人看在眼里,同时段晓燕也是唯一一个尹振刚既资助学费,也资助伙食费的学生。
段晓燕继续在食堂2楼和老师以及一些有关系有钱的学生一起吃饭,不用去楼下大礼堂吃黑米。
以前刘承,旷春莲在的时候对段晓燕照顾有加,现在换了承包人,但尹振刚的亲自出马,同样不敢让任何人轻视段晓燕。
段晓燕性格乖巧听话,老师们其实也喜欢这样的学生。
只是她的性格太内向了些,再加上她比班上的学生实在大出太多,很难交到朋友,能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读书,段晓燕很知足,也非常感恩尹振刚。
尹振刚这次来学校,除了给段晓燕和资助的几个学生交学费,也准备扩大资助力量,从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里挑出两三个最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
这是一项善举,学校为此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
王校长在会上宣布了尹振刚的资助计划,要求老师们将班上最困难的几个学生挑出来,整理成名单目录交给尹振刚。
老师们对尹振刚的善举纷纷赞扬夸奖,说尹振刚有出息了,不忘学校,是太镇中学的好榜样,完全忘了以前他们对尹振刚的评价。
在他们以前的议论里,尹振刚长大后不是进监狱,就是个四处浪荡的混子。
尹振刚连道不敢当,受之有愧。
老师们则说实至名归,理所应当。
大家互相吹捧一番后,尹振刚笑着说道:“麻烦各位老师了,困难学生名单整理好后,我会每家每户亲自走一趟,以确定他们是不是应该得到资助”。
此话一出,老师们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尹振刚看着老师们脸上的表情,心中冷笑,马屁白拍了吧。
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实行了一项“希望工程”,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减免学费,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到了底层具体实施的时候,却被人抓住了空子。
谁家才是贫困户,由村镇干部们评定,谁家孩子上不起学,学校也可评定,这些人阳奉阴违,将自家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全部评上,而那些真正贫困户,真正读不起书的孩子,却没能得到任何资助。
太镇中学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镇上最富裕最有钱的那个胡荣富家,就是靠关系成了贫困户,他们家一儿一女都是贫困生,全部减免了学费,一分钱都不用交。
在人们交通工具还靠自己双腿的时候,胡荣富的儿子骑着一台摩托车在学校里呼啸来去,老师们见了都得给他让路。
徐文成的父亲因为气不过说是要去告他,结果被其和某些人串通一气,将其打成白痴,这件事在小镇广为流传,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再没有人敢去说什么,也没有人敢去上访。
刘起事后听到传言赶过去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
刘起能救段晓燕,能救姨妈,却救不了这世道的黑暗。
在座的老师们都为自家的亲朋好友谋取过这种好处。
刚开始听说尹振刚想资助贫困学生时,就都想着把自家亲戚或是一些有权势人家的子女塞进来,好做个大人情,没想到尹振刚要亲自检验,那还怎么做人情啊。
王校长咳嗽一声,缓解一下尴尬,开口说道:“这是应该的,确实要去看看,实事求是嘛,老师们回去后也要好好筛查筛查,不要把一些家庭条件好的给弄混了,让人家笑话,事情呢就是这么个事,筛查好之后写个名单上来,那会议就到这里吧,我代表那些贫困学生向振刚表示感谢了”。
众人客套一番后,会议匆匆结束。
老师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王校长更是懊恼,这个尹振刚还是不会做人啊,他都想好了给镇长兄弟家的儿子做人情的,这下没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