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名义上,唐明云此时和柳玥还是夫妻。
对于此事,他还是得装装样子,过去表示关心,否则会落人口实,留下后患。
唐明云问道:“二哥怎么了?他伤的重不重?”
柳玥说道:“刚才府里的下人过来跟我说,他被人打了。”
柳玥话音刚落,唐明云便大吃一惊。
即使被打的,不是柳玥的二哥,他也一样会从心里感到惊讶。
他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出什么事儿了?青天白日的,竟会有人打人行凶。”
柳玥说:“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收到消息后,就过来问问你,看你有没有时间,一起回家里看看。”
唐明云本来想以公务繁忙为借口推辞,可是转念一想,这未免也太冷血了。
毕竟亲戚一场,柳武被打成重伤。
于情于理,唐明云应该去看看他。
再怎么说,他也是自己闺女的二舅呀。
唐明云略一沉吟。对柳玥说道:“今日午时之前,我肯定没有时间。范大人正在书房和另一位大人说很重要的事情,我现在脱不开身。我看看午时以后吧,若得空,我差人回府里去叫你。”
唐明云并未说谎,范明此时确实在书房里,和都察院派来的正七品监察御史宋廉议事。
今天早上,唐明云收到一封检举信。
他自从上任以来,也收到过很多类似的书信。
刚来巡抚衙门的时候,他收到这种类型的书信后,始终秉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把这些信件,全部呈递至范明的书房,让范明处理。
后来,范明有一次对他说:你在收到这种举报信后,你先浏览一遍。
首先,你先看是不是实名检举。
如果是实名,那你亲自把书信里举报的事情,都去调查一遍,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让你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验证,这封举报信的可信度。
若书信写的属实,就送到我的书房里来。
其次,若信件上没有署名,属于匿名举报信件,你也要验证一下里面说的内容是否可信。
如果书信里的检举内容含糊不清,并未举出实例佐证,而是一言以蔽之。
那就直接放到你那里整理好,统一归类。
你只需要,把那些调查属实的匿名信,送入书房便可。
唐明云今天收到的这份举报信,上面的内容是举报,凤阳府知府衙门的正六品通判周崇光的。
虽然这封信并未署名,但却详细的列出两件事情。
其一是凤阳府为防止桃花汛的到来,修堤筑坝时,周崇光利用职务之便,内定了一家和自己相熟的施工队来做此事。
负责施工队的商人,送给周大人一万两白银,以及一名叫做红儿的美人作为酬谢。
第二件事情,是在该施工队修建完堤坝之后,周大人贪墨修河公款八千两白银。
这封信里,把周崇光在何时、何地和何人在一起,收的赃款美人,事无巨细的写了出来。
唐明云有种感觉,这封信上所写内容,有极大的可能是真的。
写这封信的人。一定还知道其他重要的信息。
他感觉此事很可能和堤坝建成后,众人分赃不均有关。
至于这封信的来源,也不是通过巡抚衙门的幕府,走正常的流程。送到唐明云房间里的。
这封信没有通过正常渠道送进来。
而是在今天早上,宋智走进唐明云的房间,确定周围没人,偷偷塞给他的。
宋智作为,凤阳府巡抚衙门幕府里的幕官,每天都会让手下的幕僚,将需要让范明亲自审阅的折子,统一在他这里先过一遍。
然后再送到东厢房张总管那里。
张总管看完之后,最终决定,这些折子信件,到底是要送到范明面前,进行批阅,还是原路返回,退至幕府存档了事。
巡抚衙门里,每日收到的折子和信件,都是依照这个流程来的。
可是,今日,宋智将这封举报信直接跨过张涛,亲手送到唐明云的手里。
说明此事,非比寻常。
唐明云将信件和折子,送到范明的书房,他走到范明的面前,压低声音说道:“老爷,奴才今天收到一封举报信。”
范明听到唐明云这么说,立刻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来,问道:“那封信在哪儿?拿来给我。”
唐明云将这封信件,交到范明的手中。
范明接过这封信后,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抬头看着唐明云。
唐明云自然知道范明的意思。
他交给范明的,只是一封光秃秃的信件。
按照巡抚衙门的规矩,所有经过正常流程送到范明面前的信件,都应该另附一张纸。
上面标注,此信乃何人所收?又在何时所收?通过了几位大人?如果是哪位大人看过,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可是,这封举报信只有光秃秃的一个信件。
送达时间等各种信息,都未标明。
范明看着唐明云的意思,其实就是在好奇,这封信另附的那张纸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