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阿列克谢求胜心切,自身又过于托大,很快便吃尽了游牧骑兵的苦头。当他被黄得功的勇卫营救下时,身边只有少量的亲兵护卫。好在绰罗斯并没有心情将这些罗刹人赶尽杀绝,看到明朝的援军后立即引兵东去,恰如当年皇太极指挥的那支来去如风的八旗劲旅。
经过清点此役沙俄军队伤亡接近两万人,损失超过五分之二,已经无法继续投入下面的追击战。获胜的绰罗斯虽然杀出一条血路,但辎重和部族损失也很严重,只能带着万余嫡系在大漠中逃亡。
朱由校心知绰罗斯已经不足为虑,试想一个只顾逃命的领袖还能有什么作为,皇太极如此,绰罗斯亦是这样。此时失败后的落寞爬满了阿列克谢的身体,看着明朝皇帝那张冷峻的脸庞,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这种人只能做朋友,而不是对手,万幸的是两国已经结盟。
是夜朱由校大摆庆功宴席,对沙俄人也进行了封赏,一时间整个军营中响彻着万岁的口号。坐在帐中他仍是面如平湖,既没有胜利者的兴奋,也没有傲慢的神情。旁边的阿列克谢则是脸色铁青,他知道这场胜利是明军打出来的,将士们嘴上不说,但背后没少抱怨,为何斯特洛冈诺夫只带了不到两万的私人武装就可以横扫大漠戈壁,而五万帝国精锐却在家门口遭遇惨败?
对于阿列克谢的忧虑,朱由校并没有存心刁难,当着众人的面一再夸耀他率兵冲锋的胆识,还给予了多于明军将士的赏赐。很快这群沙俄人便喝的醉马洋枪,手里晃着伏特加,怀里揣着赏银,摇摇晃晃的摸进歌妓的营帐,去享受女人的温存。
“明朝皇帝,贵国取得大捷,请接受我的祝贺!”
斯特洛冈诺夫端起酒杯,冲着朱由校躬身施礼后说道。
朱由校见这个双面间谍有意打破尴尬的场面,说道:
“这是两国结盟以来的第一次协同作战,胜利自然是属于双方的。”
说完对着阿列克谢微笑示意,当着众人面一饮而尽。
阿列克谢见朱由校有意为自己开脱,放下酒杯后识趣的回道:
“小王久仰皇帝陛下的盛名,听闻陛下曾在国难之际亲征北方,还披挂上阵斩杀数十名敌人,当真是旷古奇闻。”
众人听他的话虽是轻描淡写,但回想那年的辽东战场却是腥风血雨,气焰嚣张的八旗兵在关外横冲直撞,大量明朝官员和富商纷纷举家南迁。小皇帝初登大宝便率领虎贲和羽林横渡鲸海,在萨尔浒打败皇太极的的部队,重新找回明军的威严。如今小皇帝再次亲征西北,不但击溃了葛尔丹的主力,还出色的平息了青海的叛乱,如此文韬武略真如阿列克谢所说的旷古奇闻。
宴席过后,朱由校单独召见阿列克谢,省去那些繁文缛节后,朱由校直奔主题说道:
“绰罗斯已经东蹿,其余部落都已归附我朝,下一步殿下有何打算?”
阿列克谢面露难容,低头沉思不语。按照先前的作战计划,联军荡平准格尔汗国后会共同管理咸海至瀚海的广袤草原,然后途径顿河、伏尔加河流域进入欧洲腹地,重新打通一条丝绸之路。如此一来沙俄不但获得了大片的土地,还能坐地生财,届时自己便可以堂而皇之的继承沙皇的王冠。可惜额尔齐斯河一战沙俄军队惨败而归,这让阿列克谢认清了双方实力的差距,自然也不敢再过分的索取。何况明朝皇帝明显是在收买人心,很多将士都想跟随明军前往远东一带居住,这对于野心勃勃的阿列克谢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朱由校见他脸色阴晴不定,知道这小子不甘心就这么为明朝做了嫁衣裳,为了诛灭他继续东扩的野心,继续说道:
“像绰罗斯这样的部落草原上成千上万,殿下何必因小失大?听说老沙皇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此役你回国后怕是凶多吉少吧!”
这下阿列克谢不再犹豫,突然对着朱由校单膝跪地后说道:
“陛下圣明,我父皇一直重病缠身,国事都由我的祖父掌控。小王原本想通过东征在军中树立威信,以巩固王储的地位,可是这次兵败完全打乱了我的计划,还请陛下为我筹谋。”
朱由校内心狂喜,急忙起身扶起阿列克谢,耐心的说道:
“明朝和沙俄本是军事同盟,除了共同围剿草原部落外,并没有其他的约定。不过殿下乃贵国的王储,这点朕是认同的,你有什么要求不妨直说。”
阿列克谢听完后也不再兜圈子,回答道:
“如果陛下能够帮小王顺利带上皇冠,我将把乌拉尔山和里海以东的地域拱手让给明帝国,只允许商人沿途进行贸易。”
对于阿列克谢的妥协,朱由校很快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将这次俘获的人口和财物大部交由他处理。明军则挥兵东进,除了留守哈密卫的一万骑兵外,其余全部从祁连山南麓,与赵率教、曹文诏的军队合击绰罗斯残部。
绰罗斯原本计划与青海的赞善王东西夹击明军,以广袤的西北草原换取中原腹地的人口和财富,但是在他还在与莫斯科军队交战时,赞善王就已经被赵率教和林丹打败,然后将计就计引诱绰罗斯进入青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