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铁骑甲天下。
放在整个天下都不会有人否认。
但今日是第一次在大楚朝堂之上被人公然宣之于口,而且还是从陆昭嘴里说出。
谁不知道昭阳铁骑是定国公嫡系中的嫡系,在平定六国时昭阳铁骑次次挽狂澜于既倒,哪怕定国公陆骁手里的兵马都打光了,昭阳铁骑仍旧能够护着陆骁安然撤出战场,而后卷土重来。
这支以定国公爱妻之名命名的精锐铁骑,和陆骁一样,是大楚军中的定海神针。
当初平定六国之后,昭阳铁骑足足有三十万之多!
然而这些年天下太平之后,皇帝为裁冗军费,昭阳铁骑的规模不断缩小,到现在只有十万上下。
按理说天下鼎定之后,裁撤兵马才是势在必行,然而昭阳铁骑可是一等一的精锐,就算要裁撤也不应该削去大半兵马,更何况大楚之北还有完颜王朝虎视眈眈,作为唯一一支能够跟完**军抗衡的精锐,昭阳铁骑的存在意义重大,更不应该只有十万才对。
然而满朝文武百官却对皇帝这一举措根本没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
要知道定国公陆骁在平定六国之后,威势如日中天,大楚百万兵马皆听陆骁一人号令,就连皇帝都要避让三分。
本来陆骁是打算挟平定六国的威势,一举北上攻伐完颜王朝,想要彻底平定天下,然而帝京连发十二道圣旨召陆骁还朝,其中原由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平定六国后,陆骁已然是功高震主,若是再任由他覆灭完颜王朝,那军功之盛当如何封赏?一直坐镇帝京未曾参与战事的皇帝岂不是要被臣子狠狠比下去了?
况且完颜王朝地域辽阔,王庭远在北方草原,将一国兵马全都托付给陆骁北上,到时候天高皇帝远,谁敢保证陆骁会忠心耿耿地攻伐完颜王朝,而不是将兵锋对准身后的大楚?
即便后来陆骁顺从地率军回朝,并交出大将军金印,证明这位定国公并无叛逆之心,但在皇帝心中,陆骁会不会反并不重要,只要他有谋反的可能性,那就必须要及时扼杀在摇篮里!
这些年陆骁自从被封为定国公后,便逐渐移交出兵权,淡出朝野,为的就是打消皇帝心中的那份疑虑,皇帝也是手下不留情,不断打压着定国公府,摆明了是要彻底消除陆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皇帝依旧忌惮陆昭,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身为定国公世子的陆昭似乎并不知晓,竟然敢当着皇帝与群臣的面,直接承认昭阳铁骑分属陆家,这未免也太多嚣张了吧?
就连一直对刚刚的争端视而不见的老仆射孙淮,此刻竟是也目光微异地看向陆昭。
先前陆昭锐利地点出完颜王朝二十万大军根本不敢南下,并足足列举了三个原因,已经让群臣震惊不已,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毕竟三个原因,足够让他们相信陆昭的论断了。
还真是虎父无犬子,定国公一生军功无数,儿子原来也是满腹韬略。
当初那个任谁都不屑一顾的陆小公爷,终于撕去了那层败絮外衣。
只不过,他为何要在最后突然来这么一句?
昭阳铁骑甲天下,这到底是在向完颜王朝示威,还是震慑某些人?
满朝公卿,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高高在上的那道明黄色身影。
楚帝倚靠在龙椅上,十二冕旒遮掩住了他的面容,令人无法从表情上揣测这位皇帝陛下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陆昭面色平静,丝毫不在意他一句话便让整个朝堂都沸腾起来。
“试问公主,完颜大军可敢南下?”
完颜嫣此刻终于面露惊怒,她也没想到陆昭居然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当着大楚皇帝与臣子的面,直接道明有他陆家的昭阳铁骑在,完颜大军根本无法南下!
完颜嫣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因为正如陆昭所说,完颜王朝二十万大军陈兵南朝,确实是没有南下之意。
不过要是说如此兴师动众只是为了虚张声势那也不尽然。
完颜嫣此行出使大楚,乃是为了试探大楚虚实。
如今大楚如此正大光明地迎战黑蛮,连完颜王朝都知道大楚精锐尽在西北,这位大楚皇帝难道想不到国内会因此空虚吗?
若是完颜王朝此刻挥师南下,大楚该如何应对?
这不仅仅是大楚君臣应该思考的,更是完颜嫣想要知道的。
正是拿捏不准大楚是否有对付完颜王朝趁火打劫的手段,完颜嫣才不惜以万金之躯亲自担任使节前来大楚。
昨日进京纵容使团护卫嚣张跋扈,也是为了试探大楚对完颜王朝的态度。
若是大楚朝廷视而不见,说明大楚还是要和完颜王朝修好,即便是有一些应对手段,只要完颜王朝豁得出去,未必不能突入中原。
可要是有人出手弹压完颜使团,那就表明大楚早已有了万全之策。
最后的结果早已揭晓,是有人出手了,可出手之人的身份却是有些不同,一个六品的翰林侍读,而且还是定国公世子,陆昭可代表不了整个大楚朝廷。
所以完颜嫣当日便进宫哭诉,打算以此再度试探楚帝是个什么意思,结果却被楚帝顺水推舟地来了一个早朝对质,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可即便今日的早朝已经进行到这个份上了,完颜嫣依旧没有确定大楚,确切地说是那位端坐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反倒是被陆昭步步紧逼到现在这个地步。
完颜嫣美眸中闪过一抹阴沉之色,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来一手快刀斩乱麻,她倒要看看陆昭到底能不能代表得了大楚朝廷!
“听小公爷的意思,大楚是要和我完颜王朝宣战不成?!”